本报讯(记者马学礼 李静楠)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了自治区生态环境数智执法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建设全区统一的生态环境数智执法平台,利用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手段,挖掘和运用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价值,优化拓展“非现场监管+现场执法”模式,逐步构建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基础的非现场执法体系,推进宁夏生态环境执法体系现代化。
《方案》明确,2025年,宁夏各地市指导辖区内纳入自动监测范围的重点排污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自治区工作要求,在产污设施、污染治理设施、监测站房、排放口等关键位置安装视频监控或用电用能等过程监控措施,规范自动监控站房门禁系统设置,逐步推进与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联网。
2026年,宁夏将进一步完善数智执法体系运行机制,深化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手段应用,优化拓展辅助执法应用场景,积极推行非现场、无感式执法,精准发现、锁定问题,精准确定对象、范围,减少无差别、拉网式排查,实现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执法”转变,由“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转变,推动生态环境执法更科学、精准、规范。
记者获悉,根据《方案》,宁夏将强化末端感知支撑,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质量专项提升工作,推进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用电用能等过程管控自动监测设备建设,压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倍悦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